成都媽媽網

      標題: 適合家有孩子學習豎琴、音樂的家長看的文章 [打印本頁]

      作者: 葉子小小    時間: 2016-4-27 10:42:23     標題: 適合家有孩子學習豎琴、音樂的家長看的文章

      本帖最后由 葉子小小 于 2016-4-27 10:44 編輯

      看到一篇文章,是訪談豎琴藝術家羅蕾老師的,寫了很多關于豎琴、關于音樂、藝術的見解,看后深有感觸,分享給大家

      正文如下:
      [attach]4963[/attach]
      她曾是中國古箏藝術的國際傳播者,她的足跡遍布歐洲,被德國媒體譽為“中國的臺風刮進了德意志的教堂”。她曾與世界頂尖音樂機構荷蘭皇家音樂廳、歐洲中國音樂研究基金會等合作舉辦了大量的個人音樂會和教學宣講,致力于傳播中國音樂文化。然而她在旅居歐洲期間跟隨世界頂級豎琴大師Erika Waardenburg夫人潛心學習西方豎琴藝術并專研于歐洲藝術素質教育的奧秘。2008年畢業于歐洲著名高等音樂學府烏德勒支音樂學院(Utrecht Conservatorium)后毅然回國傳播豎琴這一高雅的西方音樂,成為了中國第一批歸國豎琴藝術家的一員。如今,不僅她的豎琴專業學生也踏上了老師曾經的走過的旅途考入了北荷蘭皇家音樂學院、鹿特丹音樂學院等歐洲高等音樂學府,她的青少年學生在參加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等級考試中也是100%的通過,歷來參加國內青少年藝術比賽的同學也都是獲得第一二名的成績。然而面對這些令人羨慕的教學成績,她卻說:考試和比賽成績并不是我們所追求與向往的目標……

      音樂是一種藝術的語言
      [attach]4967[/attach]
      在訪談中,羅蕾女士給人的感覺并不是精于裝點言辭的人,卻在字句與舉手投足間都滲透著一種恬靜淡雅的氣質。一種質樸的美,一種歷經鉛華后的簡約之美。她認為音樂是世界的語言,一種藝術的語言;從不同的音樂作品中就能品析出不同的人文語言符號。就如同古箏茫茫九流派,客家箏曲就會感覺像客家人說話一樣綿延婉轉,山東箏曲就會像山東人說話的口音一樣鏗鏘頓挫有致。而最有趣的就是說到西方音樂的“萃爾”就猶如拉丁語系的彈舌音一樣增加語音的色彩和裝飾感,而中國民族音樂中也會有一些“萃爾”但更像是源自一種悠長雋永的舒展,兩者的表達會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學習不同的音樂作品一定要深入和了解它的人文背景。否則就成了“成都的披薩”,“威尼斯的火鍋”只是個稀奇玩意兒而讓人無法真正地去用舌尖感知和品味的不同文化魅力了。而音樂同樣是一種傳遞文化的媒介,一種用藝術化的聲音去溝通的聽覺藝術。

      羅蕾告訴我好的音樂演奏表演就像是恰如其分地講訴了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音樂歸根結底就是用一堆不同音高不同音色和不同長短的音組合在一起去表達某一種idea(想法)的語言方式。就如同一個人想表達“我們聊一聊”中國人可能會說:“我們一起吃個飯吧”,而歐洲人會說:“我們可不可以喝杯咖啡”一樣,只是用不同的文字在訴說和溝通同一個想法而已。而音樂能夠表達,能夠溝通的范圍和意思更廣闊,甚至超越了很多能夠用語言去溝通的范圍。因此音樂基礎素質教育很有意義,如果能夠聽懂音樂的語言,就能打開一扇新的窗戶,感受到一種完全不同語言所講述的另一個世界,人生會變得更有色彩和豐富,對生活的品味也會變得更加細膩,這是一種生活品質的提升。一種比開著法拉利拎著名牌包包的行為語言訴說自己的品味更細膩的一種品質享受,一種自己才能獨享輕奢享受。

      她還跟我風趣地談到當年她出國第一年的時候英語很貧乏,那時候歐洲簽證很嚴格,邊檢簽證官問她的英語怎樣?溝通會有問題嗎?說實話,要回答這個問題對于當時的英語能力還真是費勁。然而就那么自然的說了句:Music can explain everything(音樂可以解釋一切)這么簡單的回答,簽證官“砰”的一聲就在護照上蓋章過關了,還微笑著:welcome! musician(歡迎你!音樂家) 。是的,音樂家在歐洲受到更多的尊重。這也是她第一次感受到音樂帶來的溝通便利。而隨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即便是語言的貧乏給生活帶來不少困擾,但只要一拿到樂器無論是學習還是和其它藝術家合作都不會有任何的溝通障礙。這就是音樂的奇妙之處。

      樂器是一種溝通的工具
      [attach]4966[/attach]
      獨特的海外生活經歷造就了羅蕾女士對語言的敏銳,并在東西方的差異體驗中對藝術融會貫通。在和她的談話中感受到了很多對音樂全新的認識和理解。在談到中西方的語言差異時,她說中文的魅力就在于給人留有遐想和追思的空間。比如“一抹云彩”一個抹字就足以讓云彩如詩如畫般的靈動了。而古箏的演奏技能中也有“抹”這個字。曾經她在歐洲試圖給當地學生翻譯“抹”這個字,很難,因為跨越了語言。然而她就做個示范,告訴學生這叫“抹”,從控制音樂表現中,從無法言語的溝通感官中,學生即刻就懂得了這個“抹”字的意義和內涵了。所以音樂是一種用聲音藝術去溝通的語言。而西方的語言表達在于上下文環境的聯系性和文化關聯的影響。Instrment,音樂領域叫樂器,社會科學領域也可以叫工具。然而從這么個一詞多解就理解了樂器更多的被西方人看作是一種工具,一種去溝通的工具。最早圣經中記載“豎琴是唯一人可以和神進行溝通的工具”,后來文藝復興以后豎琴這個樂器成為了,力量、正義的符號,一種進行人性溝通的工具。以至于發展到巴洛克時期成為了娛樂的溝通工具,古典浪漫時期成為一種情緒的溝通工具,還有我們當代對某種動機表達的溝通工具。因此她認為學習樂器不僅僅是學會一種會演奏的技能,而是學會控制一種“工具”用聲音去藝術地表達和溝通的一種語言能力。我們更應該去關注用樂器這一個工具創造出怎樣的作品,怎樣去實現藝術的溝通。這才是音樂表演的意義。

      音樂不僅僅是一種技能學習
      [attach]4968[/attach]
      訪談中,羅蕾女士深切地談到自己在國內外教學中感受到的差異。在國內對一個人演奏得是否出色很大程度上關注的是“更高、更快、更強”的技能性的角度。這是偉大的“奧林匹克精神”,但不是音樂藝術該去最終追求的。毫無疑問,是否能夠演奏得“更高、更快、更強”是體現一個人是否有嫻熟的技能去掌握和控制樂器這樣一個“工具”的一個方面,然而“更低、更慢、更弱”呢?藝術的審美就是源于“比較”。一個滿街都是綠軍裝紅袖套的世界不美麗,而一個滿街都穿著連衣裙長發飄逸的世界同樣也不會美麗,正是審美元素的差異和多樣性才產生了美。如何構思這些元素的結構、搭配和應用才是穿著的藝術。同樣音樂的目的不是做好“標準動作”通過“奧林匹克”式的體育評判進行藝術的審美評判。因此國內很多音樂教育都偏向于應試教育,是否能達到一定的技能水準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了教學的目標。因此學生學習音樂很痛苦,無法享受其中審美的樂趣,很多家長在對孩子學習音樂上也更重視“刻苦”二字。當然,刻苦是一定需要的,因為刻苦才能熟能生巧。但如果忽略了審美的創造力培養和對學生在學習音樂中的樂學好思的引導就偏離了學習音樂的根本目的。

      在國外教學中,學生更喜歡聆聽老師講訴一個作品背后的故事,樂意去品味和討論不同風格作品帶來的感受。當然在評審中也是更關注于對“音樂”的表現,技能部分只是去考量是否能夠良好地控制樂器這個表達音樂的“工具”的一個方面。因此,歐洲音樂藝術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是對創造力、實踐能力和個性審美的培養,無論是專業教學還是業余愛好的培養。關于這一點,羅蕾女士在回國后的教學實踐中發現學生們是很受益的,她們能夠喜歡音樂,慢慢變得主動思考,而不是一味的模仿老師的“標準動作”。她們會變得更加“靈性”,有時甚至會有出乎預料的表現。這也是羅蕾女士為她們感到驕傲之處,而絕不是僅僅她們獲得的考試和比賽成績。
      [attach]4965[/attach]
      因此羅蕾認為樂器的教學不應該僅僅地關注學生是否能夠良好地從技術層面完成一個作品,而更應該通過一個作品的學習過程去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敏捷的思維,強化他們的行動能力和學習方法,并且通過文化的熏陶和人文知識的學習去完善和塑造他們健康和尚美的人格個性和價值取向;這才是藝術素質教育的意義所在。

      音樂是一種過程,而不是一個結果
      [attach]4964[/attach]
      羅蕾女士所創辦的蕾蕊豎琴藝術中心不是傳統上那種教室式的裝修,那是一個標準的“小而美”的環境。看起來更像是“家”的感覺。我們一邊進行著輕松的訪談,一邊喝著咖啡就著曲奇。羅蕾女士毫無疑問是一個熱愛生活的音樂家,她把音樂融入對生活的理解。之所以這里看起來更像是家,是因為她希望為學生們營造一個音樂融入生活化的環境,而不是一板一眼的模式化和形式化的學習。學生在琴房里自己專注的練習,累了就會出來和老師同學一起喝喝咖啡聊聊天,談談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全然沒有傳統教學中的壓迫感和束縛感。

      每個人的人生只有一次,只有努力地享受其中的過程才是充實和值得的,每個人的結果都一樣……同樣,音樂是享受它演奏和聆聽的過程,而最后的掌聲只意味著該謝幕退臺收拾一大包樂器服裝回家的時候了。她說經常看到國內的新聞報道“某某藝術家、某某樂團演出結束后掌聲不斷,鮮花簇擁……”似乎這成了描述演出成功的標準模式,其實這樣就潛意識地引導大家認為音樂在乎于最后的掌聲和鮮花這樣的一個結果。這也受到了社會變得越來越功利化的大環境所影響。人們做任何事情總在一開始就習慣想著結果,而無法享受過程之美是很遺憾的。在歐洲生活的時候常常會看到一個國內來的旅行團到一個景點就急沖沖的下車拍照,整個過程從停車到再啟動出發不到10分鐘。歐洲當地人會覺得很詫異,真的感覺像是外星球的來客很難理解。其實這就是追求結果和享受過程的巨大差異。旅行就是一個典型的消費過程的事情,與其忙著拍下到過的景點,不如在此時此刻享受眼前的美景,細細地品味不同的環境帶來的感官愉悅,甚至和當地的人能有更深入的交流。去享受每一個旅途中的新發現,和每一個自然人文元素的邂逅,哪怕是輕松的漫步試圖讓自己融入新鮮的美妙的環境中……
      [attach]4971[/attach]
      在音樂的教學中,羅蕾女士表示她有時會感受到這種來自現實大環境的沖突,特別是很多剛來學習和咨詢的家長。他們看重學生能什么時候演奏什么作品了,盡管他們自己其實也說不清個具體;他們會問多久能考到幾級了…….他們強烈的希望在學習一開始就知道多久會有個“結果”。甚至很多人就等著老師給個答案和類似的承諾,否則他們就很快就離開了。因此有很多其它的藝術機構會打出“三個月包彈會”甚至“一個星期包彈會”的廣告迎合這種心理需求。其實這是很荒謬的,甚至就是個在愚弄人的惡作劇。


      盡管羅蕾并不期待學生們獲得怎樣的考試成績,然而羅蕾的學生都是非常優秀的,她們幾乎在全部參加過的考試和比賽中都取得了最優秀的成績。她說,這就是過程決定了結果。一個充實的和完善的過程必然會有一個滿意的結果,然而帶著功利心態的教與學必然忽視了過程的意義,反而容易適得其反。
      [attach]4970[/attach]
      在音樂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絕不是僅僅會彈幾首聽起來不錯的作品了,或者獲得了什么證書了就得到了一個滿意的結果。周圍經常會聽到一些“過來人”的家長說自己的孩子十級證書都考到了,但過了一段時間沒學就全忘了,甚至根本就不會彈了。其實這些就是急功近利的教學所得到的結果。音樂的學習是培養學生懂得積累的過程,獲得量變到質變的感受,增強面對挫折的能力,培養創造力,學會練習和演奏的方法,懂得音樂背后的人文知識和塑造高尚的個性和審美情操。這不是簡單的一個購物式的“付款-取得結果”的消費方式。任何教育都是一個育人的過程,都不應該一切以最后那張紙看齊。很多家長甚至會抱怨:這是社會的現實壓力。聽起來似乎是很務實的一種無奈的吶喊。但拿到一個證書以后呢?期待什么結果?可以加分,那么加分以后呢?可以讀好的學校,然后呢?讀好的大學。然后呢?其實這時候很多家長更清楚現實的未來了。有可能還有**說:找關系安排個穩定的工作。那再然后呢?……其實這不是一種真正對孩子負責任的態度,只要覺得在孩子的成長中的每一個節點都守著他們度過了一個個考核,拿到了一張張“敲門磚”就算盡到了責任。對孩子教育的根本不是拿到一個個成績單,而是幫助他們從一個呱呱落地的嬰兒成長為一個能夠獨立生活有自己思想和追求的鮮活的人,他們不僅能夠獨自面對未來的生活,更應懂得如何享受父母給于的這僅有的一次的生活,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感和閱歷更多的人生經歷。時代在不斷的進步,毫無疑問我們的下一代不會僅僅生活在一個模式化的生活狀態。而我們從事的音樂素質藝術教育目的就是在于用豎琴作為一個“工具”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去培養一個有創造力,能把握實踐行動能力,塑造學生熱愛生活和健康高尚的人格個性的人才,同時也獲得一個作為人生自信心基石的一技之長。這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像駕照考試一樣的技能技術學習。我很同意曾經一位學生家長和我談到的觀點: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是的,作為老師和家長應該給學生們提供條件和環境作為出發點,而成長和學習的過程必須有他們自己去充實地經歷最終才能成才。
      [attach]4969[/attach]
      結束語

      從和羅蕾女士的訪談中,我無不感受到她的專業與敬業精神。一位歸國豎琴藝術家,她不僅僅是在傳播一門高雅的傳統音樂藝術,她更是在傳播一種生活態度,為一種矢志于學生成為一個高素質人才在努力,關注著每一個學生的成長和未來。她說全球一體化是必然所趨,在東西方的音樂演變和發展中她已經深刻地體會到了這樣的力量。她更像是一位優雅的母親,一邊細細地思考著教育的意義,一邊享受著和她的“孩子們”一同成長的樂趣。


      作者: 葉子小小    時間: 2016-4-27 13:41:31

      家有寶貝的,希望一起交流育兒經




      歡迎光臨 成都媽媽網 (http://www.028jindi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