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冊時間
- 2015-8-13
- 最后登錄
- 2016-9-12
- 閱讀權限
- 20
- 積分
- 3
- 精華
- 0
- 帖子
- 2
- 積分
- 3
- 帖子
- 2
|
一次去參加大妹幼兒園的公開課,
課堂上,
老師拿出撲克牌,讓小朋友動腦筋完成一個個的任務——
怎么不借用其他工具讓撲克牌能夠立在桌上?
立住了以后又如何可以讓撲克牌壘高?
看誰壘的最高還不倒?
整個環節中,你可以觀察到小朋友在這個任務中動腦筋的過程。
我也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大妹的一些思維特點。
這個游戲最關鍵的是第一步,需要小朋友想出撲克牌自己立在桌上的辦法。
說實話,這個辦法就算是成年人,也不一定能想到那去呢,
所以這個環節不見得一定要求小朋友能想出辦法,而是需要她去開動腦筋的過程,
而最后你揭曉謎底的時候讓小朋友去體會。
這個過程就很珍貴了。
之后的環節呢就是在關鍵第一步的基礎上的擴展了,
考驗的是創新思維的發展,
還有小朋友的動手能力——精細動作、平衡力,另外還有耐心、專注度……
不得不說,
這實在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設計……
等等,
我忽然發現這內容似曾相識?
是的,
之前我和大妹玩過一款桌游就和這個游戲內容很像,
對,
就是《Super Rhino》,超級犀牛!
《Super Rhino》的玩法就是根據任務卡提出的擺放位置用折疊卡牌搭建房子,
誰擺放卡牌的時候房子倒了,誰就算輸。
游戲本身考驗的是孩子的精細動作,平衡力和耐心,
但如果你愿意,
當然也可以在游戲前參照幼兒園的做法去提出一些小任務,看看孩子能不能完成。
真沒想到,
這個游戲的設計思路竟然和幼兒園的教學思路是一致的。
不過隨著我在工作中對桌游了解的不斷深入,我才發現,
其實,在歐美國家,
桌游不僅早已是家庭聚會中不可缺少的娛樂方式,
更被更多的應用到學校的教學中!
可能,桌游在課堂上的桌游更像是教具,只是它更為有趣,更為學生們所接受和喜歡。
我關注了一個在美國的媽媽,她常常分享一些國外和國內教育方式的不同,
從中我發現,
在美國,
孩子們不僅是玩桌游,他們的課堂上還會要求他們自己動手去設計桌游!
這也是桌游讓我感到巧妙的地方。
因為在陪大妹玩桌游的時候我發現,
很多桌游,看似規則簡單,
但其實如果你愿意去開動腦筋,完全可以設計出不同的變體規則,
讓游戲更有趣,更豐富,
也就是說,
在玩游戲的過程中,你也許也能成為一個小小游戲設計師!
隨便舉兩個例子,
一個是我最喜歡的《Blokus》,角斗士,
游戲本身規則雖然簡單,但是玩起來卻一點不簡單,
非?简災愕娜P布局能力,
不過因為這款游戲對4歲的大妹來說,
雖然她能和我一起玩,
但其實你也會發現,
她對于全局思考判斷方面還是暫時達不到,
所以有時我也和她玩玩更簡單的變體規則,
那就是用那些方塊來拼各種圖案,
雖然有時我自己也常常嘀咕要是讓游戲的設計者——法國著名數學家Bernard Tavitian知道我竟然把他精心設計的作品完成了拼圖會不會給我一個大大的白眼,
哈哈哈,
不過我知道肯定不會的,
優秀的設計師最喜歡的當然就是讓玩家把自己的作品玩出創意來嘛!
另一個例子就是稍微簡單一點的游戲,
是一款國產的游戲,《誰沒來》。
這款游戲的規則原本是頭上戴著小動物卡片的人來向其他人提問,
其他人只能回答“是”或“不是”,
最終誰用了最少的問題就猜出了自己頭上的小動物誰就獲勝。
這個規則本身呢是可以考驗小朋友對動物習性的了解以及提問題的能力,
但因為對4歲的大妹來說要準確的發問還難了些,所以我改了改規則,
改成了由其他人比動作或者提示一些關鍵詞,
戴動物卡片的人來猜的形式,
其實就是你比我猜。
大妹玩得很歡樂,
后來她還邀請婆婆、奶奶一起玩,
所以一直到現在,大妹在猜動物的游戲中總是又快又準,
她在這個過程中觀察了掌握了動物們各自的特點,
比如我只要一說“倒著睡覺”,她就知道是“蝙蝠”,
我一說“脖子很長”,她就知道是“長頸鹿”。
所以,我衷心的推薦孩子玩玩桌游。
一開始的時候強烈建議家長陪著孩子一起玩,
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發現很多孩子的一些思維方式和行動特點。
等孩子慢慢喜歡了桌游就可以開始讓她去組織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了,
一方面,
她在這個過程中充當了游戲規則講解員的角色,
可以鍛煉她的語言表達能力,
同時在同齡小朋友玩桌游的時候,她們更投入,也更愿意在游戲過程中去交流和表達。
今天就暫時說到這里,其實還有很多關于桌游的話題想與大家分享,想到了再說吧:)
|
|